您现在的位置: 六六教师之家教育文章优秀教案数学教案七年级数学教案全国初中数学竞赛辅导(初1)第09讲 “设而不求”的未知数

全国初中数学竞赛辅导(初1)第09讲 “设而不求”的未知数

六六教师之家 | 七年级数学教案 | 人气:126

标签: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初中数学教案,http://www.jiaoshi66.com 全国初中数学竞赛辅导(初1)第09讲 “设而不求”的未知数,

第九讲 “设而不求”的未知数
  让我们先看一道简单的数学题.
  三角形的面积.
  解 设这个三角形的斜边长度为c,因为斜边上的中线长是1,所以斜边长c=2.再设两条直角边的长度是a,b,面积是S,那么
   
   
a2+b2+2ab=6. ④
  把②,③代入④式得
4+4S=6,
   
  在这个题目中,只要求出未知数S的值,而我们却设了三个未知数:a,b,S,并且在解题过程中,我们也根本没求a,b的值.但是由于增设了a,b后,给我们利用等量关系列方程及方程组求S的值,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像这种未知数(如a,b)就是本讲所要介绍的“设而不求”的未知数.
  所谓“设而不求”的未知数,又叫辅助元素,它是我们为解决问题增设的一些参数,它能起到沟通数量关系,架起连接已知量和未知量的桥梁作用.
  例2若

  求x+y+z的值.
  分析 已知条件是以连比的形式出现时,往往引进一个比例参数来表示这个连比.
  解 令

  则有
x=k(a-b), y=k(b-c), z=k(c-a),
  所以
x+y+z=k(a-b)+k(b-c)+k(c-a)=0,
  所以 x+y+Z=0.
  说明 本例中所设的k,就是“设而不求”的未知数.
  例3 已知p,q,r都是5的倍数,r>q>p,且r=p+10,试求 
  解 不妨设p=5k1,q=5k2,r=5k3,由题意可知,k1,k2,k3都是整数.因为r>q>p,所以k3>k2>k1.又因为
r=p+10,
  所以 5k3=5k1+10,
k3=k1+2, ①
  所以 k1+2>k2>k1,
  所以 k2=k1+1. ②
  将①,②代入所求的代数式得

  说明 本题中k1,k2,k3均是“设而不求”的未知数.
   
  
a>1,并且设
  分子:n-13=ak1,①
  分母:5n+6=ak2.②
  其中k1,k2为自然数.
  由①得n=13+ak1,将之代入②得
5(13+ak1)+6=ak2,
  即                71+5ak1=ak2,
  所以               a(k2-5k1)=71.
  由于71是质数,且a>1,所以a=71,所以
n=k1·71+13.
  故n最小为84.
  例5甲、乙、丙、丁四人,每三个人的平均年龄加上余下一人的年龄分别为29,23,21和17,这四人中最大年龄与最小年龄的差是多少?
  解 设四个人的年龄分别记为a,b,c,d,根据题意有
       
  由上述四式可知
       
  比较⑤,⑥,⑦,⑧知,d最大,c最小,所以⑤-⑧得

所以d-c=18,即这四个人中最大年龄与最小年龄的差为18.
  说明 此题不必求出a,b,c,d的值,只须比较一下,找出最大者与最小者是谁,作差即可求解.
  例6 设有n个数x1,x2,…,xn,它们的值只能是0,1,2三个数中的一个,如果记

  试用f1和f2表示

  解 设在x1,x2,…,xn这几个数中取值为0的有s个,取值为1的有t个,取值为2的有r个,则s+t+r=n,0≤t≤n,0≤s≤n,0≤r≤n,由此得
f1=t+2r,f2=t+4r.
  所以
 
=(2k-1)f2-(2k-1-2)f1.
  说明 本题借助于s,t,r找到了fk与f1,f2的关系表达式.
   
  
整除.根据一个数能被9整除的特征有
6+2+α+β+4+2+7=9m(m为自然数),
  即             α+β+3=9m1(m1为自然数).
  又由于    0≤α≤9,0≤β≤9,则有
3≤α+β+3≤21,
  从而有
α+β=6或α+β=15. ①
  同理,按照一个数被11整除的特征有
α-β=-2或α-β=9. ②
  ①与②相结合,并考虑0≤α≤9,0≤β≤9,故只有α=2,β=4.
  所以原自然数为 6 224 427.
  例8 我手中的卡片上写有一个三位数,并且个位数不为零,现将个位与百位数字对调,取两数的差(大数减小数),将所得差的三位数与此差的个位、百位数字对调后的三位数相加,最后的和是多少?
  
   
   =a×100+b×10+c-(c×100+b×10+a) 
   =99×a-99×c
   =100×a-100×c-100+90+10-a+c
   =100(a-c-1)+9×10+(10-a+c).
  因k是三位数,所以
2≤a-c≤8, 1≤a-c-1≤7.
  所以              2≤10-a+c≤8.
  差对调后为
k'=(10-a+c)×100+9×10+(a-c-1),
  所以
k+k'=100(a-c-1)+9×10+(10-a+c)
       +(10-a+c)×100+9×10+(a-c-1)
                  =1089. 
  故 所求为1089.
  说明 本例中a,b,c作为参数被引进,但运算最终又被消去了,而无须求出它们的值.这正是“设而不求”的未知数的典型例子.
  在列方程解应用题中,更是经常用到增设参数的方法,下面再举几个例题.
  例9 从两个重量分别为12千克(kg)和8千克,且含铜的百分数不同的合金上切下重量相等的两块,把所切下的每块和另一块剩余的合金放在一起,熔炼后两个合金含铜的百分数相等.求所切下的合金的重量是多少千克?
  分析 由于已知条件中涉及到合金中含铜的百分数,因此只有增设这两个合金含铜的百分数为参数或与合金含铜的百分数有关的其他量为参数,才能充分利用已知,为列方程创造条件 .
  解法1 设所切下的合金的重量为x千克,重12千克的合金的含铜百分数为p,重8千克的合金的含铜百分数为q(p≠q),于是有

整理得        5(q-p)x=24(q-p).
  因为p≠q,所以q-p≠0,因此x=4.8,即所切下的合金重4.8千克.
  解法2 设从重12千克的合金上切下的x千克中含铜m千克,从重8千克的合金上切下的x千克中含铜n千克(m≠n),则这两个合金含
 

  整理得 5x(n-m)=24(n-m).
  因为m≠n,所以n-m≠0,因此x=4.8,即所切下的合金重4.8千克.
  说明 在解含参数的方程时,一般情况下可以把参数消去,转化成只含有待求未知数的一般方程,也就是说应用题的解答与参数的数值无关.
  例10 某队伍长1998米(m),在行进中排尾的一个战士因事赶到排头,然后立即返回,当这个战士回到排尾时,全队已前进1998米,如果队伍和这个战士行进的速度都不改变,求这个战士走过的路程.

全国初中数学竞赛辅导(初1)第09讲 “设而不求”的未知数由www.jiaoshi66.com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jiaoshi66.com
www.jiaoshi66.com   解法1 设这个战士走过的路程为s米,所需要的时间为t小时(h),

 
消去参数t得

解之得
  
  解法2 设这个战士的行进速度为V1米/小时,队伍行进的速度为
 
    
因此
 
  所以这个战士所走距离为
   
     
  说明 在同一个问题中,由于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所以增设的参数也会有所不同(如上例中的两种解法).
练习九
   
  
  字),又N是4的倍数,且N被11除余5,那么x+y等于多少? 
  4.五个人要完成某项工作,如果甲、乙、丙三人同时工作需6小时;
时;乙、丙、戊同时工作,需用5小时,问五个人同时工作需用多少小时完成?
  5.公共汽车每隔x分钟(min)发车一次,小红在大街上行走,发
辆公共汽车,如果公共汽车与小红行进的速度都是匀速的,则x为多少?

全国初中数学竞赛辅导(初1)第09讲 “设而不求”的未知数由www.jiaoshi66.com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jiaoshi66.com
收藏此页】【 】【打印】【回到顶部
 《全国初中数学竞赛辅导(初1)第09讲 “设而不求”的未知数》相关文章
相关分类
七年级数学教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