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六六教师之家教育文章优秀教案语文教案高二语文教案《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教学设计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教学设计

六六教师之家 | 高二语文教案 | 人气:387

标签:高二下学期语文教案,人教版高二语文教案,高中语文教案,http://www.jiaoshi66.com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教学设计,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教学设计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教案)
    教学目的:
    1、了解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2、体会作者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所创设的“物”我”之间完美的融合与统一。
    3、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根据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征,理清其“形”,并领悟蕴涵于“形”中的“神”,进一步体会散文“形”“神”的辨证关系。
    教学用具:录音机、投影仪。
    教学时数:用一课时自读。
    课文自读提示
    一、关于作者
    海伦?凯勒,美国女作家、教育家。幼时患病,两耳失聪,双目失明。七岁时,安妮?莎莉文担任她的家庭教师,从此成了她的良师益友,相处达50年。在莎莉文的帮助下就读于马萨诸塞州剑桥女子学校,又入剑桥的拉德克利夫学院,190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在大学期间写了第一本书《我生命的故事》,叙述她如何战胜病残,不仅给盲人而且给成千上万的正常人带来了鼓舞。这本书被译成50种文字,在世界各国流传。以后她为许多杂志撰写文章,还写了几部自传性小说,《我所生活的世界》《从黑暗中出来》《我的信仰》《中流——我以后的生活》和《愿我们充满信心》,在这些着作中,她表明黑暗与寂静并不存在,她自己也是个有理智的人。1936年莎莉文逝世,波丽?汤普逊接替,也成了她的亲密朋友。凯勒后来成了卓越的社会改革家,她到美国各地,到欧洲、亚洲发表演说,为盲人和聋哑人的教育筹集资金。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又访问多所医院,慰问失明的士兵。她的精神受人们的崇敬。1964年被授予美国公民最高的荣誉——总统自由勋章。次年又被推选为世界十名杰出妇女之一。着名的传记作家范怀克?布鲁克斯为她写了传记。
    二、自读引导
    1、要求学生预习课文,并借助《语文读本》大体上了解全文的面貌。这大约要用15至20分钟。
    布置预习时应要求学生认真思考课文后练习一的第一、二两问题。要强调“三天”这个字眼,注意作者在三天里看到了什么,抓住其中主要的事物来透视她的思想感情。最好是一边读一边将自己感受较深的地方画出来,或者加几句旁批,为课上细读作好准备。
    如有必要,也可以提出一种可能性的解释作补充:一般盲人渴望见到光明为的是行动的方便,本文作者是否也有这种想法?目的是引起学生的反向思考。这样,待到读完课文,学生自然会感到作者的形象比自己原来所想的要高大得多,从而增强鉴赏的愿望。
    2、上课后再默读一遍课文,同时列出作者在这三天里的主要活动,然后作简要分析。时间不超过20分钟。
    教师可以先列一个表:
    时间活动日期〖〗白天〖〗夜晚第一天〖〗看望麦西夫人,约朋友来家,树林散步,看落日〖〗回忆这一天第二天〖〗参观自然历史博物馆,参观艺术博物馆〖〗看戏第三天〖〗游览纽约城,看日常世界〖〗看喜剧
    活动一项由读得较快的学生自动到黑板前来填写,不必求全,有些内容如看狗的眼睛、过东河桥、登帝国大厦等可以口头补充。然后指出,所有这些虚构的活动都是作者精神世界和人格的写照,由此过渡到简要分析。
    分析中应强调的是:(1)作者对自己周围的人怀着极其真挚的友爱,希望能看到表现他们内心美的外部特征,这说明她是何等善良;(2)她希望看到地球和它的居民的简要历史,还要看到人类精神的千姿百态,这又显示了她积极进取的精神;(3)她关心日常世界,希望看到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场面,把别人的欢乐和痛苦当成自己的欢乐和痛苦,这又表现了她的博爱精神以及跟外部世界交流的强烈愿望。
    这一步,目的在于使作者的形象在学生头脑中变得更加鲜明,为技巧的赏析奠定基础;文章的劝谕意图暂时不要涉及。
    3、按课文顺序选择几段有代表性的文字,指导学生对作者的写作技巧进行综合分析——重点自然是课本所规定的那两项任务。这一步,也要在20分钟内完成。
    为什么要按课文顺序?因为这样做有利于学生保持清晰、连贯的印象——至少也可以节约翻书的时间。为什么不用分条列目的方法?因为作家总是根据内容的需要来选定技巧,而后斟酌语言文字的;一段成功的文字常常是综合运用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技巧,并且包含着作家的真情实感,它正表现着他(她)的个人素质。由此看来,用综合分析的方式,似乎更有益于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力。下面举几个例子供参考:
    (1)“打量”麦西夫人。她要看的是面部的轮廓、面孔、眼和对人类的同情心,为的是永远记住她并认识她的温和、耐性和性格的力量。这充分表现了她对麦西夫人的感激和尊敬,她视麦西夫人为“那些好心的、温和的、友好的、使我的生活变得有价值的人们”中最卓越的代表。
    (2)“看”书(凸字书和印刷书都包括在内)。“用虔敬的目光”是这段文字的关键语。作者的敬意是通过三个比喻所构成的一幅令人惊叹的想象画面来表述的。这幅画面具有强烈的个性色彩,如果作者不是瞎子,或者虽是瞎子而没有她那样的经历,就不可能想象出来。这段文字具有讽谕意义,但首先要看到这是作者内心深处感情的流露。
    (3)“看”美术作品。作者把所有的美术作品称为“宏伟的绘画世界”,表达了惊喜的感情。连用“细细观察”“让眼睛享受”“捕捉”等语写她着迷的程度;甚至说“如果我的眼睛管用的话,我将会多么愉快地去着手这件令人心醉的研究工作”,表现了她对美术的特殊爱好。
    (4)“观剧”。文中极其细致地写出了希望看到舞台艺术的心理。之后,又穿插了两段回忆,其中关于巴甫洛瓦的那一段,将盲人如何感受运动中的美写得尤其逼真、生动。
    (5)“看”日常世界(纽约观光)。这一部分,要先让学生注意作者在“观光”过程中的一些重要细节,例如过东河桥时对人类心灵的力量和聪明的赞叹,对纽约城的赞美,看行人时要从他们的眼神里看到他们生活的某些侧面,要看那沸腾的、五彩缤纷的场面等。然后集中力量分析好“对于欢乐和悲哀……禁锢思想”这一段,这显示了作者的博爱胸襟和了解现实生活的愿望,也可以视为作者对她所有读者的真诚劝告。
    上述例子均应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来分析,学生的回答不必求全;如果教师非说不可,也只宜点到即止,留有余地,让学生课后去体会。鉴赏作品的美是一个反复体味的过程,不能操之过急。
    4最后总括本文的写作意图,启发学生谈感受,回答课文练习一中的第三问,为完成写读后感作准备。这一步,应在五分钟内完成。
    如果学生已经读过本文的首尾(即被删节的部分),大概很容易说出作者的意图,那就是:视力是人最可贵的东西(如“在所有的官能中,我相信视力是最令人赏心悦目的”);视力应成为充实自己的手段(“眼睛是看不见什么东西的”)。但我们不能满足于这些抽象的概念,而要结合课文的具体内容加以体会,例如启发学生认识文中两种对比——作者凭触觉所得印象和视力“所见”的对比,作者“所见”和正常人所见的对比——的具体含义;或者简要地分析一下作者对正常人不重视视觉运用所作的批评(其中不乏警句),都有助于加深学生的感受。至于让学生谈感受,也应力求简单明了,因为目的在于打开思路,为课后写读后感作准备。
    附录:阅读提示
    本文是课内自读课文。篇幅长(课文有四千多字),但写得生动、流畅,寓意明显,没有费琢磨的字词句和难以明了的意象、意境,因此,学生在自读时,可以默读为主。在通读全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又着重朗读、品味精警句段,重点是领会作者在与残疾作斗争中表现出来的坚强不屈和积极乐观的精神,领会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世人的强烈的爱和殷切的希望。
    1、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1)对世人的规劝
    虽然大多数人有正常的天赋——健全的五官和四肢,但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种天赋的可贵,没有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活的美好,而是在懒怠中虚度光阴。如作者带着善意批评的:“然而有人告诉我,对于你们许多有视力的人来说,艺术的世界是一个沉沉的黑夜,是一个无法探索和难以找到光明的世界。”“这是多么令人敬畏的奇景啊!那些灿烂夺目的尖塔,那些用钢铁和石块筑起的巨大堤岸……我不知道究竟有多少人愿意对它多看一眼,恐怕是很少、很少的。”因此规劝人们要像明天就会变成瞎子一样充分利用眼睛和其他感官,感受生活的美好,做幸福的人、充实地活着的人。

[1] [2]  下一页

收藏此页】【 】【打印】【回到顶部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tag: 教学 光明高二语文教案,高二下学期语文教案,人教版高二语文教案,高中语文教案,优秀教案 - 语文教案 - 高二语文教案

相关分类
高二语文教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