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六六教师之家教育文章优秀教案数学教案四年级数学教案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与反思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与反思

六六教师之家 | 四年级数学教案 | 人气:641

标签: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四年级下数学教案,小学数学教案设计,http://www.jiaoshi66.com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与反思,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能自主发现乘法分配律,并能用字母表示。
    2、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和概括能力。
    3、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体验探究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探索乘法的分配律。
    教学难点: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教学准备:课件、口算题、例题、练习题等。
    教学策略:本节课的学习我主要采取自主探究学习,把问题教学法,合作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结合运用于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自主、勇敢地体验尝试和实践活动来进行综合学习。
    教学流程:
    一、设疑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乘法结合律和乘法交换率。谁来说一说,掌握乘法结合律和乘法交换率有什么作用?
    生:可以使计算简便。
    师:同意吗?(同意。)接下来我们做几道口算题,看谁做得又对又快。其他同学快速判断。(生口算。)
    【设计意图:这样开门见山的导入,不但可以巩固旧知,为新课作铺垫,而且当学生快速口算到新课题时,会出现一种戛然而止的效果,出现问题情境,从而自然导入新课。】
    二、探究发现
    1.猜想。
    师:同学们算得很快,看看下道题你们能不能很快算出来。(出示:(10+4)×25。)
    师:这道题算得怎么不如刚才的快啊?
    生:它和前面的题目不一样。
    师:好,我们来看一下它与前面的题目有什么不同?
    生:前面的题都是乘号,这道题既有乘号还有加号。
    生:前面的算式都是3个数相乘,这个算式是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
    师:这道题含有不同运算符号了,有能口算出来的吗?说说你的想法。
    生:(10+4)×25=10×25+4×25。
    师:为什么这样算哪?
    生:我是根据乘法分配律算的。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你知道什么是乘法分配律吗?
    生:我是从书上知道的,我知道它的字母公式(a+b)×c=a×c+b×c。
    师:你自学能力很强,但对乘法分配律的内涵还不了解,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乘法分配律好吗?(板书课题:乘法分配律。)
    2.验证。
    师:同学们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如果可以这样计算的话,那可简便多了。到底能不能这样计算,我们来验证一下。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分别算出这两个算式的结果,看看是否相同。(生活动计算。)
    师:说说你有什么发现。(两个算式的结果相同。)说明这两个算式关系是什么?(相等。)
    小结:通过验证,这道题确实可以这样算,那是不是所有的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的算式都可以这样计算呢?通过这一个例子能下结论吗?(不能。)那怎么办?(再举几个例子。)好,下面请每个同学再举几个这样的例子,看看是不是所有的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都可以这样计算?
    (学生计算,并汇报。)
    ……
    师:由于时间关系,老师就写到这里,通过举例我们可以发现,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都可以这样计算。有没有举出例子不能这样计算的?(没有。)一个例子不能说明问题,我们全班同学举了这么多例子,还有没写的用省略号表示。我们都得到了同样的结论。下面请同学们观察黑板上的几组等式,看看你们得到的结论是什么?
    3.结论。
    生: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用这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它们的积相加,结果不变。
    师:同学们真聪明,你们知道吗?这就是乘法的第三个运算定律“乘法分配律”。(出示课件,学生齐读分配律的意义。)
    师:如果老师用a、b、c表示两个加数和乘数,你能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吗?
    (a+b)×c=a×c+b×c
    师:回到第一题,看来利用乘法分配律,确实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接下来,我们利用乘法分配律计算几道题。
    【设计意图:在探究乘法分配律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了一次严密的科学发现过程:猜想——验证——结论。为学生的可持续学习奠定了基础。】
    三、练习应用
    (生练习应用定律。)
    师:通过这两道题的计算,我们可以看出,乘法分配律是互逆的。为了使计算简便,我们既可以从左边算式得到右边算式,又可以从右边算式得到左边算式。但遇到实际计算时,要因题而异。
    四、总结
    师: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乘法分配律,看到乘法分配律,你们能联想到什么呢?(两个数的差,同一个数相除都可以应用这样的方法。)
    反思:
    本课的学习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并能正确地进行表述。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概括、分析、推理的能力,并渗透从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事物的方法。本节课的教学较好地贯彻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主动探究,实现亲身经历和体验
    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应是学习文本批判、质疑和重新发现的过程,是在具体的情境中整个身心投入到学习活动,去经历和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也是身心多方面需要的实现和发展过程。本节的教学中,我从口算导入新课,引出(10+4)×25这样一个特殊的算式。接下来,让学生猜想它的简算方法,然后让学生通过计算来验证方法的可行性,再让学生举例验证方法的普遍性,最后由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发现、归纳总结出乘法分配律。整个过程中,我不是把规律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而是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去感悟发现,使主体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在这个探究过程中,学生经历了一次严密的科学发现过程:猜想——验证——结论——联想。为学生的可持续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多向互动,注重合作与交流
    在数学学习中,学生的思维方式、智力、活动水平都是不一样的。因此,为了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都得到发展,教师在本课教学中立足通过师生多向互动,特别是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相启发与补充,来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实现对“乘法分配律”这一运算定律的主动建构。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建构过程,正是学生个人的方法化为共同的学习成果,共同体验成功的喜悦,生命活力得到发展的过程。正所谓“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迎春来”。


收藏此页】【 】【打印】【回到顶部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与反思》相关文章

tag: 四年级数学教案,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四年级下数学教案,小学数学教案设计,优秀教案 - 数学教案 - 四年级数学教案

相关分类
四年级数学教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