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初中数学教案,http://www.jiaoshi66.com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教案全集,
八、板书设计
1.5生活中的平面图形(2)
(一)知识回顾 (四)例题解析 (六)课堂小结
(二)观察发现 例3、例4
(三)解方程 (五)课堂练习 练习设计
九、教学后记
第九课时
一、课题 §1.5生活中的平面图形(3)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验,找寻规律,体会什么是“做数学”.
2、让学生养成勤动脑,勤动手,多写写,算算,画画的习惯.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难点 通过观察、实验,寻找规律,体会什么是数学 观察周围的一切,养成勤动脑、勤动手,多写写、算算、画画的习惯 四、教学手段
现代课堂教学手段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录音机、投影仪、剪刀、长方形纸片。
学生准备
预习、剪刀、长方形纸片。
五、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
六、教学过程设
(一)、导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我们已经知道,数学伴随我们的一生,实际上整个人类社会都离不开数学。
板书课题:人类离不开数学。
2.大数学家克莱因说过:“数学是人类最高超的智力成就,也是人类心灵独特的创作。音乐能激发或抚慰人的情怀,绘画使人赏心悦目,诗歌能动人心弦,哲学使人获得智慧,科学可改善物质生活,但数学能给予以上的一切。” 1.学生举出周围的实例,说明人类离不开数学。
(二)、导学
1.自然界中的数学——数学的存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例1:将1、2、3、4,四个数填在图中的方格内,使横的三格中的三数的和等于纵的两格中的两数的和。
注意:本题的答案并不唯一!
练习:在图中的方格中,填入1、2、3、4、5、6、7、8、9这9个数,使每行、每列及对角线上各数的和为15。
例2:下面乘法算式中的“来参加数学邀请赛”8个字,各代表一个不同的数字,其中“赛”代表9,问其余7个字分别代表什么数字?
来 参 加 数 学 邀 请 赛
× 赛
来 来 来 来 来 来 来 来 来
例3在图所示的方格中,填入1、2、3、4、5、6、7、8、9这9个数,使每行,每列对角线上各数的和都为15.
[分析]关键是先在哪一个方格中填数,填上什么数,为了平衡,
想到把中间的一个数5填在中心位置上.其他的数如何填呢?很显
然,1和9,2和8,3和7,4和6 应分别与5在同一行,或同一
列,或同一对角线上.
[解] 如图
七、练习设计
课堂基础练习
1、W、Y、Z和X分别可用1、2、3、4中的一个数代替,如果能使等式,则X+Y的和是 ( )
A.4 B.5 C.6 D.7
答案:C
2、找规律,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1,2,4,5,7,8,10,( ),( )
(2)19,9,17,8,15,7,( ),( )
答案:(1)11、13;(2)13、6
课后延伸练习
1、宏达百货商店20xx年全年营业额如下:第一季度40万元,第二季度35万元,第三季度45万元,第四季度60万元,根据上面的数据,完成下面的折线统计图1-2-13,并回答问题. 宏达百货商店20xx年全年营业额统计图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教案全集由www.jiaoshi66.com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jiaoshi66.com
www.jiaoshi66.com
(1)这一年平均每季度营业额是多少万元?
(2)这一年平均每个月营业额是多少万元?
(3)第四季度比第一季度增加百分之几?
(4)第三季度的营业额比第四季度少百分之几?
[解答]:画折线图如上(右):
45万元;(2)15万元;(3)50%;(4)25%
2、某服装商贩同时卖出两套服装,每套均卖168元.商贩言明:“以成本计算,其中一套我盈利20%,另一套我亏本20%.”请你判断这个商贩是赚还是赔的.
答案:亏了2元
3、以下不同的汉字代表不同的数字,请把它们翻译成相应的算式;
(1)我们与数学交朋友×学=交交交交交交交交交;
(2)暑假快乐×乐=乐快假暑
答案:(1)86419753×9=777777777;(2)1089×9=9801
4、在下式中,不同的汉字表示不同的数字,请问算式是什么?积是多少?
答案:算式是286×826,积是236236
能力提高训练
1、将1~9这九个数字填入下图的“O”,使每条边上的四个数字的和都等于17.
答案:
2、规定△=4×+3×+1
(1)5△7和7△5的值相等吗?
(2)对于两个自然数和,若△=△,那么和有什么关系?
(3)运算“△”有交换律吗?
答案:(1)不相等;(2)=; (3)没有
八、板书设计
1.5生活中的平面图形(3)
(一)知识回顾 (四)例题解析 (六)课堂小结
(二)观察发现 例5、例6
(三)解方程 (五)课堂练习 练习设计
九、教学后记
第十课时
第十一课时
一、课 题
单元测验课
二、教学目标
通过测验,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难点:学生应对考试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
测验
五、教学手段
测验
六、教学过程
测验“彭州市单元检测题(一)
七、练习设计
复习,预习
八、教学后记
第十二课时
第十三课时
一、课 题
试卷评讲课
二、教学目标
通过试卷的评讲,让学生查漏补缺,巩固知识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分析试卷
难点:讲解解题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
启发式
五、教学手段
现代课堂教学手段
六、教学过程
评讲试卷,详见试卷
七、练习设计
改错,分析原因;预习
八、教学后记
第十四课时
一、课题 §2.1数怎么不够用了(1)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正数与负数是从实际需要中产生的;
2.使学生理解正数与负数的概念,并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
3.初步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4.在负数概念的形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与概括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难点 负数的意义. 负数的意义. 四、教学手段
现代课堂教学手段
五、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
六、教学过程
(一)、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提出问题
大家知道,数学与数是分不开的,它是一门研究数的学问.现在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小学里已经学过哪些类型的数?
学生答后,教师指出:小学里学过的数可以分为三类:自然数(正整数)、分数和零(小数包括在分数之中),它们都是由于实际需要而产生的.
为了表示一个人、两只手、……,我们用到整数1,2,……
4.87、……
为了表示“没有人”、“没有羊”、……,我们要用到0.
但在实际生活中,还有许多量不能用上述所说的自然数,零或分数、小数表示.
(二)、师生共同研究形成正负数概念
某市某一天的最高温度是零上5℃,最低温度是零下5℃.要表示这两个温度,如果只用小学学过的数,都记作5℃,就不能把它们区别清楚.它们是具有相反意义的两个量.
现实生活中,像这样的相反意义的量还有很多.
例如,珠穆朗玛峰高于海平面8848米,吐鲁番盆地低于海平面155米,“高于”和“低于”其意义是相反的.
和“运出”,其意义是相反的.
同学们能举例子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提出:怎样区别相反意义的量才好呢?
待学生思考后,请学生回答、评议、补充.
教师小结:同学们成了发明家.甲同学说,用不同颜色来区分,比如,红色5℃表示零下5℃,黑色5℃表示零上5℃;乙同学说,在数字前面加不同符号来区分,比如,△5℃表示零上5℃,×5℃表示零下5℃…….其实,中国古代数学家就曾经采用不同的颜色来区分,古时叫做“正算黑,负算赤”.如今这种方法在记账的时候还使用.所谓“赤字”,就是这样来的.
现在,数学中采用符号来区分,规定零上5℃记作+5℃(读作正5℃)或5℃,把零下5℃记作-5℃(读作负5℃).这样,只要在小学里学过的数前面加上“+”或“-”号,就把两个相反意义的量简明地表示出来了.
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表示出前面例子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高于海平面8848米,记作+8848米;低于海平面155米,记作-155米;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