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六六教师之家教育文章优秀教案语文教案八年级语文教案《桃花源记》教案5

《桃花源记》教案5

六六教师之家 | 八年级语文教案 | 人气:246

标签: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八年级下语文教案,中学语文教案,http://www.jiaoshi66.com 《桃花源记》教案5,
    4.鼓励学生:同学们谈得非常好,领会 到了杨朔散文在构思上的特点。接 下来请大家思考:本文写了船家讲 述的旧时代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的,作者为什么要在令人赏心悦目的风景 中插入这样的故事呢? 
    5.对学生的发言给予鼓励。引导学生思考两者是怎样结合起来的。提示:这些故事和传说,是借船家指点江山叙述出来的,边欣赏边听故事,景与故事两相比附。 
    6.指出本文的写作意图:作者这样写 就是要人们在观赏美丽的自然风景 时不要忘记阶级压迫,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三、总结全文
    1.小结:杨朔真是一位很有特点的作家。他写的文章,语言优美,构思精 巧,而且还很有深意。同学们通过 本文的学习,一定收获不少吧1 
    2.让学生交流学习感想, 
    本课总结 
    本文是一一一篇描写桂林山水的优美散文。通过本文的学习,学生领略到了桂林山水独特的美。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到了_般写景散文的写作思路和构思方式。通过反复的诵读练习,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并有所感悟。 
    板书设计 
    第4课画山绣水 
    第一部分(第1—3段):总写——清奇峭拔 
    第二部分(第4—15段):沿途景色和传说——诗情画意 
    第三部分(第16一17段):牢记过去,畅想未来——人生理想 
    练习设计 
    ◇随堂练习设计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攒聚 峭拔 恍惚 贮藏 崭新 恬静 黑黝黝 玲珑 剔透 
    2.解释下列词语。, 
    精髓 怠慢 恍惚 攒聚 玲珑 剔透 
    3.填空。 
    (1)本文作者________,原名杨毓晋,山东蓬莱人。他的代表作有中篇小说________,________等。 
    (2)本文题目“画山绣水”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它的意思是________,揭示了桂林山水的特点。 
    4.吟哦讽诵课文第二段文字,力求达到背诵。 
    答案与提示:略 
    个性练习设计 
    1.课文中讲述了“父子岩…‘寡妇桥…‘望夫石…‘媳妇娘岩”等四个传说,请问这些传说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课文中第12段对寡妇桥的描写,用了三个问句,请问这三个问句有什么不同? ? 
    3.观赏漓江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却听了一些凄惨的故事,是不是有些不调和? 
    今天我们应该怎样理解作者的构思?’答案与提示: 
    都是写阶级压迫和阶级斗争的。这些传说是旧时代现实生活的折射,对于认识过去有一定的意义。 
    2.第一个是提示,是船家提醒你注意观察;第二个是解说,讲山岩为什么称作桥;第三个是进一步解释,讲山岩由来的神话传说的依据。
    3.提示:20世纪60年代是一个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杨朔是一位努力以自己的体验表现时代精神的作家,总是注意融入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
    教后记:
    陈涉世家
    教学目标 
    1.结合注释,疏通文意,理清“陈涉大泽乡起义” 的原因、经过。 
    2.反复诵读,揣摩语言、动作描写,体会人物个性化的特点以及作者对待陈胜这一历史人物的态度。 
    3.熟读成颂,积累文言语汇,培养文言语感。 
    教学重点 
    1.反复诵读,揣摩语言、动作描写,体会人物个性化的特点。 
    2.熟读成颂,积累文言语汇,培养文言语感。 
    教学难点 
    熟读成颂,积累文言语汇,培养文言语感。 
    教学方法 
    诵读、讨论 
    教学设计 
    2课时 
    教学板书 
    陈涉世家    少有大志、洞察力深刻、足智多谋、有胆有识、敢于反抗强权的起义领导者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结合有关资料(课文182-187页),了解一些历史名词的含义。 
    官名:闾左   闾右  屯长  将尉   都尉   长吏    守丞 
    地名:大泽乡   蕲   銍  酂   苦   柘   谯 
    俗语:社稷   三老   豪杰   笞刑 
    2.查阅有关历史资料,介绍一下中国封建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的经过。 
    3.假如现在让你给历史上的一位名人写历史传记,你会写些什么,不写什么?为什么? 
    二.导入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开创了统一的新纪元。秦的统一为以后中国的疆域形成奠定了基础;它初定的政治、经济制度也为后来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奠定了基础。它存在的时间虽短,但对后世影响深远,在其统治期间开创了诸多个“第一”。如:第一个推行标准化的帝国,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车同轨;第一个修筑高速公路(驰道宽50丈)的帝国;第一个修建大型水利工程的帝国,如“灵渠”“都江堰”;第一个以法治国的国家等 ;但同时在其统治期间,也爆发了封建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 
    对封建社会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你了解多少呢?请给我们介绍一下。(生畅所欲言,参考资料见附录) 
    结合同学所说以及手边的史实资料(《史记》),老师将起义首领陈胜“揭竿”的经历归纳如下,这或许会增进我们对这场起义发生的社会背景以及过程的了解。 
    陈胜的经历 
    出生贫寒,少有大志。 
    谪戍渔阳,会天大雨,谋而举计。行卜问神,装神弄鬼。鱼腹藏书,篝火狐鸣。 
    巧施苦肉,杀尉起义。自立将军,攻下大泽。令人徇蕲,攻克诸郡。(銍、酂、苦、柘、谯) 
    至陈一役,苦战守丞。号令三老,计事豪杰。众人推举,自立为王,国号张楚。诸县百姓,纷纷响应。 
    老师的总结,源自司马迁的史书《史记?陈涉世家》,下面就让我们在学习《史记?陈涉世家》的过程中加深对这段历史的认识。 
    三.结合工具,明确字音 
    1.生结合注释、字典,扫清生字障碍。 
    2.师出示投影,明确重点字音。 
    (投影) 
    鸿鹄   闾左   扶苏数谏敌   陈胜王  罾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 
    忿恚尉 笞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度已失期   车六七百乘    骑千余 
    通假字: 
    发闾左适(谪)戍渔阳   为天下唱(倡)  将军身被(披)坚执锐 
    故以(已)怪之矣 
    3.齐读课文,读准字音。 
    4.师纠正误音。 
    四.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1.逐层推进,师生讨论解决疑难字词。 
    2.逐层推进,扫清疑难语句,把握文意。 
    (第一节)幼时陈胜表现如何? 
    尝与人佣耕    辍耕之垄上   无相忘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收藏此页】【 】【打印】【回到顶部
 《《桃花源记》教案5》相关文章

tag: 桃花源记八年级语文教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八年级下语文教案,中学语文教案,优秀教案 - 语文教案 - 八年级语文教案

相关分类
八年级语文教案推荐